“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鮮明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語重心長地指出了文藝創作應有的價值底色: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2024年7月14日,烏蘭牧騎隊員在“相約草原·遇見那達慕”內蒙古第34屆草原那達慕開幕式上表演。 新華社記者 貝赫/攝
文章歸于人心,立言達乎民情。10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誨囑托,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大主題,圍繞抗擊新冠疫情等重大風險挑戰,圍繞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傾情投入、用心創作,把藝術寫在了人民的心坎上。“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勉勵他們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總書記的回信精神極大鼓舞了全國文藝界,烏蘭牧騎這面文藝界的旗幟在祖國大地高高飄揚。按照總書記的明確要求,中國文聯努力發揮行業建設主導作用,組織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踴躍參加“文化進萬家”、“到人民中去”、“送歡樂下基層”等文藝志愿服務項目,傳遞黨的聲音和溫暖。2018年8月,中國文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音樂舞蹈藝術家赴西藏采風創作成果匯報演出在拉薩、日喀則舉辦,參演藝術家克服高原反應傾情演出,奉獻精神感人至深。2020年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國文聯攝影小分隊逆行出征,奮戰在醫院等高危場所“為天使造像”,為4.2萬余名全體援鄂醫務人員留下了珍貴影像。文藝界創作推出了MV《堅信愛會贏》、歌曲《大愛蒼生》、歌劇《天使日記》以及電影《中國醫生》、《你是我的春天》等優秀作品,有力發揮了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的獨特作用。實踐反復證明,領悟人民心聲,真摯的情感才能隨著人民的思盼而自然流淌;體悟人民冷暖,藝術的脈動才能緊扣人民的心弦而豐厚充盈。
新時代新征程上,文藝工作者既要與人民手拉手、心貼心,環繞著幸福美好生活的篝火一起歡歌跳躍;又要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以清澈的愛追隨人民創造歷史的腳步,以拳拳之心奉獻給人民搭建起來的舞臺,讓文藝百花永遠在人民中綻放芬芳。
更多精彩,詳見《求是》2024年第20期中共中國文聯黨組文章《讓文藝點亮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
(策劃:魏天舒)